面對世界第20的威爾士和第43的捷克,排60名開外的國足兩場全敗,進1球丟10球。做個粗糙的對比,16年前的韓日世界杯——國足唯一一次打進世界杯時,3場小組賽全敗,進0球丟9球,三個對手分獲當屆世界杯的第1、第3和第19。更遑論,威爾士和捷克甚至沒能打進即將開始的世界杯。
從這個角度看,16年過去了,國足的水平與世界高水平之間的差距,不但沒能縮小,恐怕還拉大了一些。
作為主帥,里皮賽后向中國球迷致歉,還留下了幾句耐人尋味的話:“這場比賽真實反映了中國足球與歐洲足球的差距,我說的歐洲足球不僅僅是西班牙、德國、法國,也體現(xiàn)了與捷克、威爾士這樣球隊的差距,我們的差距是全方面的,是明顯的。”
對應中國杯開賽前,里皮說的“中國杯的結(jié)果會非常艱難”。見多識廣的意大利人敲了警鐘,但擋不住洶涌的敵兵。
事實確實如此,對手有多強?國足2場比賽共180分鐘,除了于漢超擊中門楣和顏駿凌高接抵擋的印象,甚至沒有任何一名國腳稱得上“可圈可點”。整體被壓迫之下,個體已無從發(fā)揮。
打進唯一進球的范曉冬說:“我的進球,不值一提。和歐洲隊踢,我們學了很多。對手很強,但我們沒有因為懼怕對手而畏手畏腳,就算失誤也要向前傳球?!?/span>
正視差距,這次真的長見識了。之前通過轉(zhuǎn)播看過歐洲足球的高節(jié)奏、高對抗,遠不如親自對抗才體驗得真切。可以肯定的是,這差距既包括里皮指出的身體、技戰(zhàn)術(shù)、節(jié)奏、強度,也包括閱讀比賽、場上應變的經(jīng)驗。但可以肯定的是,與部分媒體分析的“是否文身”沒什么關系。
看到差距之后呢?中超即將重開,中國杯的余溫漸漸散去,憑借大牌外援的超強能力,本土球員的孱弱將又一次被遺忘,直到下次國足輸球,類似的話題又將被提起。如此一遍一遍,周而復始。但與此同時,中超的虛火非常旺,與國家隊的現(xiàn)狀不成正比。
難道,只有慘敗才能讓中國足球意識到巨大的落后嗎。即便是這樣,面對0-6、1-4這樣的大比分,中國足球真的能坦然接受幾年的挫折期?
慶幸、但其實可惜:中國杯之后,國足將挑選亞洲范圍內(nèi)的對手進行熱身,初衷之一是備戰(zhàn)亞洲杯,之二是維持目前的世界排名。
這也意味著,國足恐怕短期內(nèi)不會再與威爾士、捷克這些高手過招了,當然也最大程度避免了尷尬的大比分失敗。但,這真的是好事嗎?明年的中國杯,國足又會遇到誰?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