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成功引入社會資本,2022年冬奧會期間將承擔大道速滑項目訓練和比賽
“冰絲帶”賽后將成多功能冰上運動中心
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標志性場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將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場館建設和運營,這也是北京冬奧會場館建設第一個成功引入社會資本的場館。賽后,該場館將成為服務大眾的多功能冰上運動中心。
5家股東組建公司承擔建設運營
昨日,北京市重大項目辦主任徐賤云與中標國家速滑館“冰絲帶”PPP合作招標的首開聯(lián)合體簽訂框架協(xié)議。另外,北京國資公司、首開股份、北京城建集團、北京住總集團和華體集團5家股東共同簽署《股東協(xié)議》,投資組建“北京國家速滑館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未來,國家速滑館公司將成為“冰絲帶”的建設運營方。其中,北京國資公司將作為國家速滑館的政府出資方代表,投資額占總投資額的49%;由首開股份、北京城建集團、北京住總集團和華體集團組成的社會資本聯(lián)合體占國家速滑館總投資額的51%。
根據(jù)框架協(xié)議,在30年的合作期中,項目建設期約3年(2017年-2019年),奧運服務期約2年(2020年-2022年),賽后運營期約25年。
可保證2000余市民同時“上冰”
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國家速滑館將承擔大道速滑項目的比賽和訓練;賽后,將打造成為北京首家可四季運營的冰上活動中心,既能舉辦國際級賽事,也能保證2000余市民同時上冰進行大眾冰上活動,成為集體育賽事、群眾健身、文化休閑、展覽展示、社會公益于一體的多功能冰上運動中心。
市重大項目辦黨組書記王鋼表示,延慶賽區(qū)的冬奧村、高山滑雪和雪車雪橇賽場也將積極采用PPP項目合作方式引入社會資本,建設、運營好北京的冬奧場館。
■ 簡介
國家速滑館建筑規(guī)模亞洲第一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位于北京市朝陽區(qū)奧林匹克公園西側,和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遙相呼應。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標志性場館,她的設計靈感來源于速滑選手環(huán)形競速,運動員滑行的軌跡被詮釋為外立面的22條動感十足的冰絲帶,而這22條絲帶又代表著北京承辦冬奧會的年份。
“冰絲帶”總建筑面積約8萬平方米(不含地下停車場),是亞洲建筑規(guī)模最大的速滑館。場館為全冰面設計,冰面面積約1.2萬平方米,設置400米滑道,觀眾座席約12000席,建成后,將成為國內最大跨度(長200米、寬130米)的單層索網屋頂體育館,可滿足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樣滑冰、冰壺、冰球等五大類冰上運動。
未來的國家速滑館不僅是一個綠色場館,還將建成一個智能場館。未來通過制冰余熱回收系統(tǒng),可解決運動員生活熱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維護澆冰等能源需求,每年預計可節(jié)省約180萬度電量。
“冰絲帶”還將被打造成智慧場館,全方位運動數(shù)據(jù)系統(tǒng)將為運動員提供計時、計速和計圈的訓練服務;智慧化觀賽系統(tǒng)將為觀眾提供智能座位導引、實時賽事解析、座位上購物訂餐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