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筆為劍,寫天寫地寫華年;落棋為子,點兵點將點江山。
01
“吃了四年生活的苦,因為后悔,我選擇重來?!?/span>
在湖北襄陽,有位外賣員,毫無預兆地沖上了熱搜,高考成績623分,超越一本分數(shù)線足足113分,看客們極其興奮,像是聽到了自己親屬的成績似的,一個接著在網(wǎng)上豎起大拇指。
然而,當事人卻顯得極為風輕云淡,查完成績后,什么也沒說,繼續(xù)送自己的外賣賺錢去了。
這并非是一個寒門學子高考結束后,一邊自信滿滿等待著成績揭曉,一邊拼命賺錢補貼家用的故事。
他叫王威,今年26歲,完完全全地以送外賣為主,養(yǎng)活自己。
令人意外的是,4年前,他的身份,還是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的學生。
02
13年,王威考上了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那是許多學子心中夢寐以求的高校,懷揣著夢想奔赴到北京念書,待初上大學的激情退散后,他就清醒意識到,自己壓根不喜歡“食品科學與工程”這個專業(yè),也是在北京的生活習慣極為排斥。
何以解憂?
對他而言,唯有退學。
心念即起,猶如野草,以燎原之勢,長遍漫山遍野,但因為種種原因,遲遲沒有下定決心,任由兩種抉擇在內(nèi)心相互廝殺,導致認知出現(xiàn)偏差,將學業(yè)徹底荒廢。
一直到大四那年,他敲定決心,毅然退學,直接邁向了社會。
那是17年,他懷揣著自己的高中學歷,站在北京人來人往的街頭,人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慌張,像是久居溫室的小獸突然被放到了殘酷的野生環(huán)境里,仿徨不安。
現(xiàn)實沒給他留太多的緩解時間,為了養(yǎng)活自己,他打過很多次工,進過工廠,當過全職輔導老師,兜兜轉轉又回到襄陽老家,成了一名全職的外賣員。
短短幾年下來,從事的全是差強人意的工作,拿的全是可憐的血汗錢,幾乎吃盡了低學歷的苦頭。他想去找好點的工作,但沒有本科學歷,簡歷都沒有資格投,想考一些穩(wěn)定的崗位,也因沒有本科學歷被封死在門檻外。
在極度的后悔情緒下,他通過送外賣攢夠了復讀的錢,重返久違的高三校園,僅花了一年的時間,于今年參加高考,考出623分的好成績。
有人好奇,為何摸爬滾打多年,仍然能在書本知識幾乎遺忘殆盡的情況,僅花一年時間就考出這樣的好成績?
他說:
“學習的辛苦和枯燥,和我這些年在外面經(jīng)歷的那些事比起來,根本不算什么?!?/span>
誠然如此,在年齡的壓力之下,待在校園里心無旁騖學習的時光,每一秒都顯得彌足珍貴,也是因此,高考結束后,他還要馬不停蹄地趕去送外賣,每個月掙4000多塊錢,一單一單地積攢自己的大學學費。
或許此時此刻,最讓他高興的,就是沖上熱搜后,他所在的外賣平臺,獎勵給了他一萬塊錢作為學費資助。
最后的最后,王威說了這么一句話,發(fā)人深?。?/span>
“我走了很多彎路,想用自己的故事,告訴年輕人,要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別留遺憾?!?/span>
何為年輕人該做的事?
讀書。
別嫌這個話題老舊枯燥,因為在互聯(lián)網(wǎng)浪跡的時間越久,你就越能深刻體會到,命運的手里,真的是有漏網(wǎng)之魚的,讓人分分鐘懷疑人生,信念崩塌。
03
在今年的千萬考生里,有個17歲的少年,6門學科的高考成績,加起來一共僅有71分。
在他放出來的成績單里,雖然有遮擋,但仍然可以得知他的語文和數(shù)學只有20多分,物理直接考了零分,配文道:
我給江蘇考生丟臉了。
簡單來說,在學校完全就是不學習的那種,用網(wǎng)上流行的話來講就是,但凡把答題卡扔地上踩幾腳,也不能考這么點分數(shù)。
然而魔幻的是,這個17歲的男孩,背地里其實還是個有著200多萬粉絲的網(wǎng)紅,靠著做游戲主播發(fā)家,3月份已經(jīng)憑自己賺來的錢,全款200萬買下了一套房。
年僅17歲,不讀書,做網(wǎng)紅,然后靠自己了200萬買了一套房,解決了人生大事之一。
這不得不令人感嘆世界之魔幻,你永遠也想象不到,它究竟能以怎樣的方式顛覆你的認知。
與此同時,最近頻繁出現(xiàn)在熱搜上的馬嘉祺,一位有著千萬粉絲的男網(wǎng)紅,正朝著明星方向發(fā)展,因為沒達到我們河南省的本科分數(shù)線而道歉,這也就意味著,他的高考成績連337分都沒有達到。
網(wǎng)上出現(xiàn)了很多嘲諷的言論,馬嘉祺的粉絲逐一回懟,在這過程中,出現(xiàn)了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
粉絲們常常用一句“人家不用讀書也比你有錢”,就能懟得很多人啞口無言。
局外人看著這一字一句又不禁深思:
人人都說讀書是唯一的路,可是為什么這些人都還沒有上大學,也沒有努力讀書,單單憑借做網(wǎng)紅,當明星就能甩開讀書人十八條街呢,這也太不公平了。
還是那句話,命運的手里,是有著漏網(wǎng)之魚的,例如那個做網(wǎng)紅17歲買房的少年。
問題在于,誰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為那條漏網(wǎng)之魚,而你所看到的,又是從千軍萬馬里殺出來的那一個。
而我們用常常慣于陷入一種極其錯誤的思維,用高學歷人群中最平凡的一群人,去和低學歷人群中最頂尖的一群人相比較。而那些高學歷、高收入的牛人,低學歷、低收入的普通人則被我們自動忽略。
顯然,極不公平,如果有人敢以此吹噓“讀書無用論”,必然非蠢既壞。
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的那一個,雖被媒體瘋狂報道,但那不是常態(tài),普通人的常態(tài)到底是什么?
那位26歲外賣小哥退學后四處碰壁的處境,就是我們普通人的常態(tài)。
誰也不能否認,這個世界上存在著諸多不讀書也能成功地鮮活例子,但捫心自問,對我們普通人而言,不讀書就能成功,和通過讀書來跨越階層的概率,到底哪個更大?
所以,別落入網(wǎng)紅的騙局里。
也別讓那個孩子們夢想做科學家,年輕人渴望報效祖國的時代,悄然死去。
來源:騰訊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