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過后,填報志愿成為考生和家長最關注的焦點和最糾結的問題,那么,考生在高考填報志愿上,到底該聽長輩還是跟從自己的內心意愿?筆者認為,填報志愿時父母孩子應多溝通,考生可與信賴的朋友、長輩、老師多溝通,參考他們的意見,而家長也不能忽視孩子的想法,直接替孩子做決定。
有不少家長喜歡“代辦”,既不考慮孩子的興趣、喜好、志愿、特長等因素,也不顧及孩子今后對個人發(fā)展的方向意愿,往往自作主張地代替孩子填報志愿。這樣的做法表面看來體現了家長的責任意識,其實剝奪了孩子自己的選擇權利。
高考志愿填報別忘讓孩子“做主”,只有孩子才最了解自己的興趣、意愿、愛好,家長可提供有效信息和參考意見,可以與孩子共同分析并因勢利導,但切不可“越俎代庖”。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不能只顧眼前利益和直奔“錢途”,而應當將眼光放長遠一些,應多些社會責任意識,讓自己所學的專業(yè)知識不僅“學有所用”,更對社會有益。
來源:北京青年報
編輯: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