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美聯(lián)社
《印度斯坦時報》22日在一篇報道中強調中國汽車零部件對于印度的重要性,并認為降低對華依賴是困難的。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市場,一場疫情危機重挫了代工廠的供應鏈,這讓包括印度在內的多國考慮是否應該消除這種依賴?但現(xiàn)實的情況是太難了。
文章稱,在汽車零部件制造和全球供應方面,中國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中國本土零部件制造商不僅向中國汽車制造商供貨,而且還是多數(shù)大型國際汽車制造商的生命線。2019年,印度超過四分之一的汽車零部件進口來自中國,總價值約合42億美元。
事實上,從電動汽車的電池到傳統(tǒng)汽車的燃油噴射系統(tǒng)和催化轉換器,以及所有中間部件,印度從中國的進口量在大幅增加。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其龐大的生產規(guī)模,產量高促進價格進一步走低。這是一個基本的經(jīng)濟原理,在中國非常有效。由于勞動力充足,生產成本可以保持在最低水平。
“中國制造被認為低品質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印媒稱,技術的進步意味著可靠性的提高,這反過來意味著可以更低的成本購買到更好的產品,這是大多數(shù)國家難以匹敵的。這也是為什么設備制造商將中國視為獲得高利潤的完美解決方案。
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總會面臨高風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導致湖北省的汽車和零部件工廠暫時關閉,許多分析師和專家提醒汽車零部件采購需要多元化。然而,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因為中國是可負擔得起的零部件來源國,目前的代工廠正想方設法削減成本。隨著汽車需求量逐步恢復,中國市場與以往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近來,印度國內出現(xiàn)減少對華依賴的呼聲,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馬魯?shù)兮從居《裙径麻L表示:“我們要從中國進口是因為我們別無選擇。要想吸引企業(yè)在本土生產,我們需要比其他國家更具競爭力、價格更低?!薄队《人固箷r報》認為,在實際操作上,印度能否迎接挑戰(zhàn)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