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長康京和于本月19日至20日訪問日本,與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舉行會談。雙方將就韓日關系等共同關心的事宜交換意見。這是韓國外長時隔2年零6個月再次對日本進行訪問,之后她還將拜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今年5月,履新一周的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便向中美日俄派出精心挑選的四國特使。此舉一方面?zhèn)鬟f了鑒于朝鮮半島目前的緊張形勢,韓國意圖加強同其他利益攸關方協調合作的信號;另一方面透露出韓國急于突破因“薩德”問題與中俄關系遇冷、因歷史問題與日本關系交惡、因新政府上臺與美國關系不確定的外交困境。在文在寅先后訪問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的背景下,他所發(fā)起的“四強外交”攻勢就僅剩下了日本。安倍此前已多次邀請文在寅盡快訪日,康京和此訪的最大任務就是為文在寅早日實現訪日創(chuàng)造條件。
據韓聯社報道,康京和有意選擇在慰安婦問題協議的最終審查報告出爐前出訪日本,可能是不愿看到韓日關系受到該報告的影響。此外,康京和還會向河野太郎傳達不論慰安婦專案組得出什么結論,都將堅持以雙軌思路處理歷史問題與朝核、經合等現實問題的基本方針。從中可以看出,韓國方面對修復韓日關系的意愿和迫切性。事實上,韓國積極尋求修復韓日關系是受到了朝核問題、經貿合作以及美國因素的合力推動。
隨著朝鮮核導威脅日益加劇,去年11月,樸槿惠政府與日本簽署了《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旨在共享朝鮮核與導彈項目領域的軍事情報。今年8月,文在寅決定將該協定延長一年,而之前他對《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持否定立場。對此,韓國軍方分析稱其態(tài)度轉變的原因在于重新認識到了韓日情報共享的重要性。
在對朝情報方面,韓國和日本可謂各有千秋。日本善于發(fā)揮高技術高性能裝備優(yōu)勢獲得技術情報,而韓國注重依靠地域人文優(yōu)勢獲得人力情報。日本現有的預警機、宙斯盾驅逐艦、光學偵察衛(wèi)星、雷達成像衛(wèi)星等尖端情報資源都是韓國所不具備的??梢姡n日實現情報共享,不僅有利于情報來源的優(yōu)勢互補,而且還有利于提高搜集情報的便捷性和準確性。
韓國經濟今年出現回暖勢頭,IMF已將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3.2%。有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的出口對GDP的貢獻率超過70%,創(chuàng)造近330萬個工作崗位。對于誓言提振經濟、擴大就業(yè)的文在寅而言,改善與作為韓國第二大貿易伙伴日本的關系也就變得順理成章。更為重要的是,由于韓國與日本在產業(yè)結構上存在同質化競爭,但同時韓國卻在核心技術和零部件上依賴日本,近年來兩國關系惡化已引發(fā)韓國經濟界的強烈危機感并呼吁政府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有利環(huán)境氛圍。
10月30日,康京和在韓國國會發(fā)布“韓國不加入美國的反導系統(tǒng)、不考慮追加部署‘薩德’、韓美日安保合作不會發(fā)展成軍事同盟”的“三不”立場。該表態(tài)立即引起美國的高度警惕。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明確表示,“外長的表態(tài)并不是最終決定,不認為韓國會放棄在這三方面的主權。”很顯然,美國的不滿態(tài)度恰好暴露了其不斷力促韓日實現和解、提升韓日軍事合作的真正目的,即在亞太地區(qū)構筑基于美日韓、美日澳的亞太反導系統(tǒng),進而在該地區(qū)打造“亞太小北約”的軍事集團。
盡管韓日雙方都存在改善關系的內生和外在動力,但同時必須看到影響兩國關系正常化的障礙仍然不少。首先,慰安婦問題協議的最終審查報告將于2018年初公布,從韓國主流民意反對和美國疑似幕后操縱看,該審查報告的結果極可能是慰安婦問題協議無效。這無疑將給韓日改善關系的進程帶來變數。在慰安婦問題上,韓國幾任總統(tǒng)都希望通過將歷史問題與經濟安全問題相區(qū)隔的“雙軌”對日外交進行應對。然而,安倍政權在右傾化道路上的不停“暴走”、以及一意孤行開歷史倒車的行徑時常導致“雙軌”政策陷入困境。
其次,韓國民眾對慰安婦等歷史問題的激烈反應背后實際反映了對日本一種復雜糾結的情感。眾所周知,韓國曾經被日本殖民統(tǒng)治長達35年之久,但頗為吊詭的是促使韓國經濟走向騰飛的“漢江奇跡”卻建立在對日本經濟路線的完全模仿和對日本資金、技術、管理方式的嚴重依賴。因此,正是韓國民眾這種復雜糾結的情感既讓政治領導人在處理歷史問題上缺乏回旋余地,也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韓日關系總是處于“欲親而難合”的狀態(tài)。
最后,韓國在地理上位于大國夾縫中、歷史上又飽受大國欺凌,正如韓國前總統(tǒng)樸正熙在《我們國家的道路》一書中所說,整個韓國的歷史“就是與自身所處的地緣政治環(huán)境抗爭的歷史”?;诖?,如何在大國博弈之間左右逢源以盡可能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就成為韓國外交戰(zhàn)略的唯一選項。當前,韓國在美日韓這組三角關系中的處境不利,與美國圍繞安全、經貿多個議題存有分歧,而且韓美同盟與日美同盟的差距被進一步拉大。面對這種情況,韓國適當保持與日本的距離也將有助于其通過中俄在美日韓三角關系中找到合適位置。
來源:中國網